活著的目的,就是與我們基本的、覺悟的自性結合
4/12戒
看完圖書館借的『不想當人,就別想成佛』,越看越覺得作者的想法和我相近,不過這本書裡面比較沒有前一本那麼多心得與啟示。
人常以五戒─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來約束自己。
殊不知這只是『表』,也就是外在的『行為』。
以『裡』的角到來看,每個人應該要,戒除心中的,妄想、幻覺、錯覺。
光有五戒的表只是在模仿先聖先賢的『外在行為』,而非真正的『修心』。
人都『習以為常』─忘了無常,而不自知。
藍老師您好:好久不見,總統大選後,電視上又常看到您的名字。每天上網看老師的日記,也學習老師寫日記,把每天發生的事情紀錄下來。老師近來在練功、看一些有關佛教的書(其實,佛不是佛,你也不是你、不想當人,就別想成佛、你和佛之間,只隔一條線),我今天去文化局圖書館借這三本書,可是圖書館的小姐說沒有這三本書,不知老師在那家圖書館借的,我也很想借來看。
吳九箴的書,因為和我一貫的理念相符,所以我的感覺還不錯,他並非以純『佛教』的觀點來分析事理。也就是說,不把『佛所教』『宗教化』,簡而言之,作者和我(『我們』)的理念是比較偏向『道法自然』,期待自己能清醒的看待一切變化。『佛不是佛,你也不是你』,我有電子檔,可以先給你『試閱』,真的有興趣可以到書局買原著,值得購買的一本書。來信索取~
張貼留言
2 則留言:
藍老師您好:
好久不見,總統大選後,電視上又常看到您的名字。
每天上網看老師的日記,也學習老師寫日記,把每天發生的事情紀錄下來。
老師近來在練功、看一些有關佛教的書(其實,佛不是佛,你也不是你、不想當人,就別想成佛、你和佛之間,只隔一條線),我今天去文化局圖書館借這三本書,可是圖書館的小姐說沒有這三本書,不知老師在那家圖書館借的,我也很想借來看。
吳九箴的書,因為和我一貫的理念相符,所以我的感覺還不錯,他並非以純『佛教』的觀點來分析事理。
也就是說,不把『佛所教』『宗教化』,簡而言之,作者和我(『我們』)的理念是比較偏向『道法自然』,期待自己能清醒的看待一切變化。
『佛不是佛,你也不是你』,我有電子檔,可以先給你『試閱』,真的有興趣可以到書局買原著,值得購買的一本書。
來信索取~
張貼留言